Blog文章
/
-
位於台南新營的「DYC.coffee 打咖啡」 正是使用盧貝思的紅外線全自動烘豆機 老闆的手法以保留產區調性的「北歐快烘」著名 利用短波紅外線加熱技術,直接穿透咖啡豆加熱 不用擔心「皮焦內不熟」的情況發生 能夠更游刃有餘的發揮所要的「高色差」效果 DYC打咖啡也將烘焙效果寫了一篇圖文並茂的文章 讓我們看看「dyc 打咖啡」是怎麼說的吧!
開箱文-非洲日曬總冠軍豆『牡丹』
現在一些論壇、討論區陸續傳出自家烘焙者的哀號,什麼東西這麼棘手呢? 原來是非洲日曬總冠軍-『牡丹』 但…到底是什麼讓烘焙者們紛紛call out呢? 正好我們也剛入手這批豆,今天就一起來檢視。 但首先我們要先知道這支豆子到底什麼來頭。 『牡丹』產自伊索比亞的Buku Abel莊園,非洲式日曬處理,生豆顆粒小且堅硬。
/
-
拿了同為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來比較外觀如下:
左為耶加雪菲-科契爾(海拔1800~2000),豆色偏綠且較大。右為牡丹。
之所以叫『牡丹』,據說是杯測時如香水般強烈,喝起來就像真的在咀嚼花瓣一樣!……..等等等等等等一下!再讓我們倒帶一下,衣索比亞…日曬…這聽起來不像是花香的組合啊?我是不是誤會了些什麼?這是什麼行銷話術?不管這杯測師嗑了些什麼,都給我來一些!!我也需要激發憑空想像的靈感!咳咳抱歉,離題了,我們回歸正題。它的花香真的能從中脫穎而出嗎?就讓我們來試試看吧!
/
-
利用儀器測出該批豆子的含水量是12%,果然相當的新鮮!
為了確保鍋溫的穩定性,先用了其他豆子做暖鍋,接下來才輪到主角-『牡丹』。可是豆子小顆又含這麼多的水分,又想表現日曬豆的風味,到底該怎麼辦咧~~?老闆大膽地採用了北歐式烘焙法,一路大火大風門,高溫進豆,脫水快速,讓豆子保有些微水份,以免梅納期的高ROR傷了豆表。一爆前當爐內濕度大幅攀升時開始降火,讓一爆後的發展期延長,磨出高海拔豆的甜度。但豆子本身就小、質地硬,火侯掌握不到位,豆子不易熟,但脫水過當、一爆後升溫過快,都容易將豆子烤焦,所以火力掌控上就格外重要!


豆子磨開前的色度檢驗為53.1

豆子磨開後的色度檢驗為73.9
/
-
使用手沖來確認風味《手沖溫度88度,總時間含悶蒸為2分鐘》
品嘗時的酸味並不是很明顯,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甜感,些微地柑橘調(耶加雪菲加一分!!哼哼哼…Loyalty!)。口感醇厚度極佳,尾韻的甜感清新甘甜且持續期間常,飲盡後的杯底,是濃厚的荔枝味,然而,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入口即可感受到那活潑奔放的花香氣,絲毫不被其他影響,彷彿我就在品一杯花茶,而不是咖啡!一反我的刻板印象,總以為咖啡是水果、核果之類的調性輔以花香氣,每次都在若有似無之中跟著一起點頭:「喔喔喔,好像有耶」「對對對,有絲絲的淡香飄過去」。但這咖啡根本就是花香氣本體阿~我從來沒遇過花香氣這麼有輪廓的,花中之王『牡丹』果然不是叫假的!補個小插曲:今天我們就忙著裝罐上架,有位早有耳聞的客人前來購買,當工作人員幫他磨成粉時,爆發性的香氣瞬間傳開來!除了讓店內的眾人們又折服了一次(夠了夠了大家!繼續動作好嗎?但請先扶我起來Otz…),同時也讓一位路過的客人走了過來直問:「這是什麼豆?!」……早知道推銷這豆這麼容易,就不用寫這些了啊(丟筆),弄個定時定量磨豆機在門口,我還能不失業嗎(淚奔)!『牡丹』的香氣就是這麼的吸引人!你們還在等什麼呢?!快來DYC一起發掘這不一樣的咖啡吧!